水母网6月7日讯(通讯员 郑义 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6月6日上午,2020年“全国放鱼日”主会场和中国烟台第二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暨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在烟台市成功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副省长于国安,市领导陈飞、崔宗涛出席活动。
于康震指出,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保护渔业“绿水青山”、建设渔业“金山银山”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十三五”以来,全国共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超过1500亿尾,在修复渔业种群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以及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海洋牧场、增殖放流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他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参与增殖放流,建设鱼水相亲、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于国安表示,山东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推进我省增殖放流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并以此为契机,掀起新一轮保护、开发海洋的热潮,推动山东海洋强省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飞在致辞中指出,烟台是全国最早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的城市之一。“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放流各类苗种50亿单位以上,综合投入产出比达到1:10,带动渔民增收13亿元。烟台市将担当起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任,为全国、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烟台贡献。
本届放鱼节围绕“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现场开展了增殖放流、志愿者宣读公益倡议书、为爱心企业颁发热心公益活动牌匾等活动,并通过“云放流”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活动当天烟台主会场及3个分会场公益放流数量总计达到100万尾以上。